板橋黃石市場
捷運府中站三號出口對面(但這邊很難過馬路,除非師大學生使出多年來橫越師大路練就的功夫)總之是在媽祖廟對面的巷子進去,直直走,往右側看,長這樣。
![]() |
生炒魷魚的盛況 |
![]() |
超便宜蚵仔煎 |
生炒魷魚
為什麼我會不愛他呢?嚴格來說,40元的價格能拿到一碗盛有十段又厚又大的魷魚,的確是宇宙無敵划算呀,但就僅僅是個魷魚,沒甚麼好推薦的。不脆,據稱是因為魷魚的祖國與過去不同,整體味道大約是七分甜加三分酸,勾芡頗重,高麗菜頗多,辣椒末散佈羹裡但我不知道他們起了甚麼作用。這大約就是相見不如不見的真諦吧,還不就是數個月前人在異鄉看到這間的報導,口水差點流程長江,加上回國後一不小心先到汀州路上那間客家魷魚羹吃了瘦身版魷魚,極度不爽,某天逛玩動物園一路衝到板橋,晚上六點,正好看到店家刷地打烊,累積的慾望促使我非吃不可。好啦,吃到啦,可以收工回家,以後不會再特地跑來了。
其他品項沒有特地排名XD因為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嘛,只是對生炒魷魚特別有怨念。
炸物:炸蘿蔔糕、芋粿、糯米腸
蚵仔煎
其實我是在吃生炒魷魚的前一天誤打誤撞走進這間店的,才六點,生炒魷魚竟然已經收攤,這教我逛了一整天動物園,餓得七葷八素還特地從木柵衝到板橋是要怎麼忍得下這口氣,當然左看右看走進這間蚵仔煎填肚子啦。起初還因為一盤只要35元有點疑慮,懷疑裡頭不會只有一顆蚵仔吧XD後來牙一咬心一橫,覺得大不了花35元吃份蛋煎,就進去了。沒想到我才坐下沒多久,老闆娘就熄了招牌燈,因為賣完了!等蚵仔煎上桌,我才知道這一點都不意外。別說台北,台南的蚵仔煎價格也悄悄來到50元之譜,裡頭的蚵仔也不見得比北部的多比北部的鮮,倒是這間蚵仔數量不算少,粉漿調得也還不錯,帶一點脆度且依舊軟Q,小白菜與蛋的份量並沒有因為便宜而減半,這麼一份35元真是符合公理與正義(扯好遠)。
同場加映:
這是媽祖廟旁的魷魚羹,沒有特別介紹的原因是味道普通,魷魚也普通,價錢也普通,50元,約莫五塊肉肉體形的魷魚就是普通,上述的生炒魷魚好歹贏在爆量,這家則是……套用許多部落客詞窮時愛用的話,「中規中矩」。50元也不用要求太多,只要比汀州路那間魷魚薄片厚我就沒甚麼話好說的了。
這是黃石市場入口處的板橋肉圓,既然是蒸的肉圓,身為專業台南人當然要把它拿來跟武廟肉圓及福記肉圓比,皮難吃,粉味超重也毫無彈性,大約是泡水的木乃伊;餡難吃,肉應該是從姥姥豬身上取來的,一以貫之沒有彈性,味道普通,肥肉過多;醬難吃,醬油膏加上我完全沒興趣研究的不辣的辣醬;皮與餡同床異夢,我的壞習慣是把有皮的東西先吃完再來吃餡,但這盤我只想趕快吃掉準備走人。有時吃東西會用「好啦,才35元,可以吃飽算OK吧」這樣安慰自己,實際上無比空虛,這間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