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好吃的書,好吃的記憶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忝不知恥地覺得自己今天跟魯迅有了連結,故先引用他雜文中的這段話:
"不是年青的為年老的寫記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Universal-bibliothek,我是見過這詞的,在魯迅的雜文中匆匆讀過,但有段時間根本不記得那個人也不記得那個詞;今日在跳蚤市場見這兩本小黃皮書,也完全忘了它們本身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在我心中該有多特別。

當年,魯迅送一位左翼青年兩本小書,是這專出文庫版的德國公司Reclam出版的;小小薄薄的平裝黃皮為其特徵。那青年經歷過三次入獄,第二次連身上衣物及隨身帶的兩本小書全被國民黨抄了去,讓魯迅扼腕;他說,即便知道那兩本在德國絕對便宜,但當初可是託友人從德國買了帶回中國,這意義顯然不是單純價錢可以比擬的。後來,那位青年被國民黨處決了,被封為左聯五烈士和甚麼甚麼抬頭,不意外,不過我也沒有打算把這筆帳再加在對現在的我來說已是惡貫滿盈的國民黨上,畢竟剷除異己是人類常幹的事,當年甚至現在的反共恐共思想依舊存在,而共產主義亦然;只是現在比較文明一些,不論誰執政都不能明目張膽地殺了對方。

魯迅在文章裡說,在德國這一本大概也不到一元;我不知道他說的是馬克還是當年中國用的貨幣,今天在跳蚤市場撿到的到還真的是一元,一歐。
為什麼挑這兩本書?第一眼是瞄到Der Sandmann,因為重讀的那次大一跑去修英語系的奇幻文學;猶記第一周選課試用期(?),在勤大樓電梯口遇到一位國文系的同學,聽到我要去修這門課便吐了苦水,說他興致勃勃去聽了奇幻文學通識,老師選的文本卻絲毫不奇幻。

就不繼續掉書袋了,我也不是在寫申論題,用不著仔細分析沙人的作者背景、內容,總之,這是該門課選讀的作品之一。

拿了沙人這本,往後翻,我找到Goethe版本的浮士德。已經不太記得是邵毓娟老師、林璄南老師還是他的太太(哎呀,連名字都忘了)、或誰要學生讀Marlowe版本的Dr.Faustus,因此我心中已設定浮士德就是該下地獄,之後才讀了歌德充滿濃濃救贖意味的版本;隨著看了Svankmajer拍的浮士德,越來越確信我心中願意接受的版本。

整理下來,這兩本書跟我在四度空間有太多的交會:在大環境時空軸上,從德國19世紀初這間出版社以文庫版大發利市,悠悠傳到20世紀初清末革命與國共分裂;稍微平行的,是浮士德自文藝復興時期到斯凡克梅耶版本的更迭史;小人物時間軸則隨著我大一奇幻文學課以及隨便讀些魯迅的文章,到大......忘了三還四讀浮士德,今天騎半小時腳踏車到LadenburgHerbfest,在一間hof裏頭的自家flohmarkt挖到這兩本書。

哎,今天鈔票跟滿地落葉一樣一去不回頭,這意義深重的兩本卻只佔了九牛一毛啊orz

[德國] 關於早餐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早餐一直是個比報告還模糊的問題:我不知道要吃甚麼。

不是不愛麵包,只是用KH的話說,"不會主動去吃";隨著麵包出現的乳酪、火腿、各式抹醬或荷蘭人自豪的巧克力米,當然也就排在更後面了。

不是不愛饅頭包子蛋餅飯糰與豆漿,在台中那段期間,清晨五點跟外公外婆去師院運動,回程若能走到美術館附近那間豆漿店買上一套燒餅油條便是最完美的句點了,但回家一定要鬧外婆另外沖一碗(對,要用碗)菲仕蘭奶粉才稱心。只是,在這裡,甚麼都要自己來,饅頭要發酵、包子要絞餡、飯糰要備料、蛋餅要在一早剛洗淨的臉皮上沖幾汩油煙。在台灣慣於走到師大路靠和平東路屈臣氏那邊買飯糰,或了不起走進龍泉街買蛋餅,這種麻煩事總令人覺得不太對勁、不該是早餐該走的路。

不是不愛蘿蔔糕,只是除了得自己做以外,我在台灣還沒點過這個當早餐呢。所以,以前到底吃甚麼當早餐呢?


小時候,媽媽會買長榮路上的饅頭,早上蒸了掰開夾上肉鬆;我討厭肉鬆刮過喉頭的乾澀感。偶爾會有包子,不過身為一個會把水餃皮先吃光,最後再吃一整碗餡的彆扭小鬼,包子皮總是太厚,不喜歡。會有麵包,但不知怎麼著,不論歐式(還是改良版)日式台式,都提不起食慾。

搬家後,媽媽開始會繞到林森東豐路口的7-11化工廠,讓我們自選三明治或飯糰;那味道是忘不了了,但也就是隨時都有的平平淡淡,我與"早餐"這檔事依舊沒有很重量級的連結。

高中,偶爾會到熱食部買奇妙的巧克力夾蛋吐司,或依舊在出門前到化工廠買一套39......這也持續到大學。到荷蘭時,養成"啊,都這時候了就乾脆煮海鮮米粉當早午餐吧"的壞習慣,似乎也延續到現在了。

昨晚眼壓過高,異常地提早倒在床上,今天頂著陰空起床後開始想該吃甚麼好。

其實我也算是會吃早餐的,大約國中開始,家母固定週六週日去brunch店,從ORO在開山路一份早餐160開始吃到現在凱旋路那間280(還是漲到300,我忘了,可能是明堂吧)

那麼,該自己從濃湯或果汁或優格開始準備,沙拉要配藍黴起司還是千島油醋凱撒,主餐盤有現烤麵包、一大片火腿、油泡出來的嫩煎蛋以及馬鈴薯蛋沙拉,之後要一杯咖啡?

算了,我還比較想念中山路巷子內那間肉燥飯與綜合湯。說到這間,其實一家人來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我已經確信台南人都吃這種早餐,美味無比,就像去南女的路上總會經過府前路口那排賣菜粽、肉燥飯當早餐的店家,台南人一定都吃這些。

最近兩年,家母會買阿堂鹹粥了,但總是當成其他正餐,而且我在這裡是要怎麼生出土魠魚或虱目魚肚,光台灣芹菜就很難找了。

所以我決定吃粥,黑豆是朋友自己做的,泡菜也是她帶給我的,酒釀豆腐乳是從台灣帶的,只有粥是我從冷凍庫拿出一包煮好的飯,敲一敲丟進鍋子裡加水煮糊的。

*這豆腐乳還真是好吃,我試過多次醃肉炒菜,味道並不好調,但挾了半塊豆腐乳配清粥,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