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愛麵包,只是用KH的話說,"不會主動去吃";隨著麵包出現的乳酪、火腿、各式抹醬或荷蘭人自豪的巧克力米,當然也就排在更後面了。
不是不愛饅頭包子蛋餅飯糰與豆漿,在台中那段期間,清晨五點跟外公外婆去師院運動,回程若能走到美術館附近那間豆漿店買上一套燒餅油條便是最完美的句點了,但回家一定要鬧外婆另外沖一碗(對,要用碗)菲仕蘭奶粉才稱心。只是,在這裡,甚麼都要自己來,饅頭要發酵、包子要絞餡、飯糰要備料、蛋餅要在一早剛洗淨的臉皮上沖幾汩油煙。在台灣慣於走到師大路靠和平東路屈臣氏那邊買飯糰,或了不起走進龍泉街買蛋餅,這種麻煩事總令人覺得不太對勁、不該是早餐該走的路。
不是不愛蘿蔔糕,只是除了得自己做以外,我在台灣還沒點過這個當早餐呢。所以,以前到底吃甚麼當早餐呢?
小時候,媽媽會買長榮路上的饅頭,早上蒸了掰開夾上肉鬆;我討厭肉鬆刮過喉頭的乾澀感。偶爾會有包子,不過身為一個會把水餃皮先吃光,最後再吃一整碗餡的彆扭小鬼,包子皮總是太厚,不喜歡。會有麵包,但不知怎麼著,不論歐式(還是改良版)日式台式,都提不起食慾。
搬家後,媽媽開始會繞到林森東豐路口的7-11化工廠,讓我們自選三明治或飯糰;那味道是忘不了了,但也就是隨時都有的平平淡淡,我與"早餐"這檔事依舊沒有很重量級的連結。
高中,偶爾會到熱食部買奇妙的巧克力夾蛋吐司,或依舊在出門前到化工廠買一套39元......這也持續到大學。到荷蘭時,養成"啊,都這時候了就乾脆煮海鮮米粉當早午餐吧"的壞習慣,似乎也延續到現在了。
昨晚眼壓過高,異常地提早倒在床上,今天頂著陰空起床後開始想該吃甚麼好。
其實我也算是會吃早餐的,大約國中開始,家母固定週六週日去brunch店,從ORO在開山路一份早餐160開始吃到現在凱旋路那間280(還是漲到300,我忘了,可能是明堂吧)。
那麼,該自己從濃湯或果汁或優格開始準備,沙拉要配藍黴起司還是千島油醋凱撒,主餐盤有現烤麵包、一大片火腿、油泡出來的嫩煎蛋以及馬鈴薯蛋沙拉,之後要一杯咖啡?
算了,我還比較想念中山路巷子內那間肉燥飯與綜合湯。說到這間,其實一家人來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我已經確信台南人都吃這種早餐,美味無比,就像去南女的路上總會經過府前路口那排賣菜粽、肉燥飯當早餐的店家,台南人一定都吃這些。
最近兩年,家母會買阿堂鹹粥了,但總是當成其他正餐,而且我在這裡是要怎麼生出土魠魚或虱目魚肚,光台灣芹菜就很難找了。
所以我決定吃粥,黑豆是朋友自己做的,泡菜也是她帶給我的,酒釀豆腐乳是從台灣帶的,只有粥是我從冷凍庫拿出一包煮好的飯,敲一敲丟進鍋子裡加水煮糊的。
*這豆腐乳還真是好吃,我試過多次醃肉炒菜,味道並不好調,但挾了半塊豆腐乳配清粥,美味。
搬家後,媽媽開始會繞到林森東豐路口的7-11化工廠,讓我們自選三明治或飯糰;那味道是忘不了了,但也就是隨時都有的平平淡淡,我與"早餐"這檔事依舊沒有很重量級的連結。
高中,偶爾會到熱食部買奇妙的巧克力夾蛋吐司,或依舊在出門前到化工廠買一套39元......這也持續到大學。到荷蘭時,養成"啊,都這時候了就乾脆煮海鮮米粉當早午餐吧"的壞習慣,似乎也延續到現在了。
昨晚眼壓過高,異常地提早倒在床上,今天頂著陰空起床後開始想該吃甚麼好。
其實我也算是會吃早餐的,大約國中開始,家母固定週六週日去brunch店,從ORO在開山路一份早餐160開始吃到現在凱旋路那間280(還是漲到300,我忘了,可能是明堂吧)。
那麼,該自己從濃湯或果汁或優格開始準備,沙拉要配藍黴起司還是千島油醋凱撒,主餐盤有現烤麵包、一大片火腿、油泡出來的嫩煎蛋以及馬鈴薯蛋沙拉,之後要一杯咖啡?
算了,我還比較想念中山路巷子內那間肉燥飯與綜合湯。說到這間,其實一家人來的次數不超過十次,但我已經確信台南人都吃這種早餐,美味無比,就像去南女的路上總會經過府前路口那排賣菜粽、肉燥飯當早餐的店家,台南人一定都吃這些。
最近兩年,家母會買阿堂鹹粥了,但總是當成其他正餐,而且我在這裡是要怎麼生出土魠魚或虱目魚肚,光台灣芹菜就很難找了。
所以我決定吃粥,黑豆是朋友自己做的,泡菜也是她帶給我的,酒釀豆腐乳是從台灣帶的,只有粥是我從冷凍庫拿出一包煮好的飯,敲一敲丟進鍋子裡加水煮糊的。
*這豆腐乳還真是好吃,我試過多次醃肉炒菜,味道並不好調,但挾了半塊豆腐乳配清粥,美味。
0 意見:
張貼留言